揭秘!怎么做酱牛肉最好吃视频教程大公开(怎么做酱牛肉最好吃视频教程)揭秘!酱牛肉好吃的做法视频教程大公开
酱牛肉,一道历史悠久且备受大众喜爱的传统美食,它肉质紧实,酱香浓郁,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主菜,还是休闲时刻的零食,亦或是搭配面条、米饭的佳肴,都有着独特的魅力,在市场上,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酱牛肉的身影,但自己亲手制作的酱牛肉,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,自己做酱牛肉还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卫生,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,要做出好吃的酱牛肉并非易事,很多人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牛肉不入味、肉质老柴等问题,我们就通过详细的文字教程,再结合视频的直观展示,让大家轻松学会做出最好吃的酱牛肉。
所需材料
主料
- 牛腱子肉 2000 克:牛腱子肉是制作酱牛肉的最佳选择,它有筋有肉,纹理清晰,卤制后切片成型美观,口感也富有层次。
调料
- 大葱 2 根:大葱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,能为酱牛肉增添独特的风味。
- 生姜 1 块:生姜可以去除牛肉的腥味,还能增加酱牛肉的香气。
- 大蒜 5 瓣:大蒜能提升酱牛肉的味道,使其更加浓郁。
- 八角 3 个:八角是卤味中常用的香料,能赋予酱牛肉浓郁的香味。
- 桂皮 1 小块:桂皮能为酱牛肉增添独特的香气和微微的甜味。
- 香叶 3 片:香叶可以增加酱牛肉的香味层次。
- 草果 1 个:草果具有去腥、增香的作用,能让酱牛肉的味道更加醇厚。
- 丁香 3 粒:丁香用量不宜过多,它能为酱牛肉带来浓郁的香气。
- 花椒 1 小把:花椒能增加酱牛肉的麻味和香气。
- 干辣椒 3 个:干辣椒可以为酱牛肉增添微微的辣味,提升口感。
- 生抽 200 毫升:生抽用于调味和上色,让酱牛肉颜色更加红亮。
- 老抽 100 毫升:老抽主要用于上色,使酱牛肉颜色更深。
- 料酒 100 毫升:料酒可以去除牛肉的腥味。
- 冰糖 20 克:冰糖能增加酱牛肉的甜味,还能使酱汁更加浓稠。
- 盐 30 克: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盐的用量,以保证酱牛肉的咸淡适中。
- 清水 3000 毫升:用于煮制酱牛肉。
制作详细步骤
前期准备
- 将牛腱子肉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2 - 3 小时,期间每隔 1 小时换一次水,这样可以泡出牛肉中的血水,减少牛肉的腥味。
- 大葱切段,生姜切片,大蒜去皮备用。
- 把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草果、丁香、花椒、干辣椒用纱布包起来,做成香料包。
焯水
- 将浸泡好的牛腱子肉捞出,放入冷水中,大火煮开。
- 水开后,撇去表面的浮沫,继续煮 3 - 5 分钟,然后捞出牛肉,用清水冲洗干净,这一步可以进一步去除牛肉中的血水和杂质,让酱牛肉的口感更加清爽。
调制酱汁
- 取一个干净的汤锅,加入 3000 毫升清水,放入大葱段、生姜片、大蒜瓣和香料包。
- 加入生抽 200 毫升、老抽 100 毫升、料酒 100 毫升、冰糖 20 克和盐 30 克。
- 大火煮开后,转小火煮 15 - 20 分钟,让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入到酱汁中。
卤制牛肉
- 将焯水后的牛腱子肉放入煮好的酱汁中,大火煮开后,转小火慢炖。
- 炖煮过程中,用筷子在牛肉上扎几个小孔,这样可以让酱汁更好地渗透到牛肉内部。
- 小火炖煮 1.5 - 2 小时,期间要不时翻动牛肉,确保牛肉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地吸收酱汁,判断牛肉是否煮熟,可以用筷子插入牛肉最厚的部位,如果没有血水渗出,说明牛肉已经煮熟。
浸泡入味
牛肉煮好后,不要急于捞出,让它在酱汁中浸泡 3 - 4 小时,这样可以让牛肉更加入味,如果时间允许,浸泡过夜效果更佳。
切片装盘
- 将浸泡好的牛肉捞出,放在案板上,待牛肉稍微冷却后,用锋利的刀切成薄片。
- 把切好的酱牛肉装盘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上一些葱花或者香菜,一道美味的酱牛肉就做好了。
功效
补充蛋白质
牛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,每 100 克牛腱子肉中含有约 20 克蛋白质,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身体的生长、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食用酱牛肉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,增强免疫力,提高身体的抵抗力。
补铁补血
牛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,而且这种铁是血红素铁,人体对其吸收率较高,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,对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女性、儿童和老年人等容易出现贫血的人群来说,适量食用酱牛肉可以起到补铁补血的作用。
强筋健骨
牛腱子肉中含有一定量的钙、磷、镁等矿物质,这些矿物质对于骨骼的健康非常重要,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,磷参与骨骼的形成和修复,镁则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强度和密度,经常食用酱牛肉可以为身体补充这些矿物质,有助于强筋健骨,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。
滋养脾胃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牛肉有滋养脾胃、强健筋骨、化痰息风、止渴止涎的功效,对于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,适量食用酱牛肉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,促进消化吸收,增强身体的营养状况。
禁忌
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宜多吃
酱牛肉的肉质相对紧实,不易消化,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,如老年人、儿童、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等,过量食用酱牛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,引起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痛等症状,这类人群应该适量食用酱牛肉,或者将牛肉切成小块或剁成肉末后再食用。
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食用
在制作酱牛肉的过程中,通常会加入较多的盐和酱油等调味料,导致酱牛肉的钠含量较高,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,过量食用高钠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,不利于血压的控制,高血压患者在食用酱牛肉时要注意控制量,或者选择低钠盐来制作酱牛肉。
肾病患者不宜多吃
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而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损,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,肾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,适量食用酱牛肉,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。
过敏体质者需注意
有些人对牛肉过敏,食用酱牛肉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,如果是过敏体质者,在食用酱牛肉前应该先进行过敏测试,确认自己是否对牛肉过敏,如果有过敏史,应避免食用酱牛肉。
搭配禁忌
酱牛肉不宜与板栗、田螺、韭菜等食物一起食用,板栗和牛肉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;田螺与牛肉相克,同食可能会导致腹胀;韭菜和牛肉一起食用容易引起上火,在食用酱牛肉时,应该避免与这些食物搭配。
酱牛肉虽然美味又营养,但在食用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合理选择,希望通过我们详细的文字教程和视频展示,大家都能学会做出最好吃的酱牛肉,同时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注意健康。